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夏同学与北京大学研究生黄同学,分享了利用温州市档案馆馆藏开展学术研究的心得,字里行间满是对档案价值的肯定与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感谢。这些来自高校学子的真实反馈,既凸显了档案作为第一手史料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也彰显了档案馆在服务学术探索的关键作用。随着暑假来临,高校学生查档需求有所攀升,据统计,今年1至7月,市档案馆累计接待学生115人次,提供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等自助查档12415卷(件),摘录约1883页;仅7月上旬就接待学生17人次,摘录约255页,查档人数占全年总量的14.78%。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夏同学为撰写博士论文,在市档案馆档案管理利用系统查询了近代以来与“浙南”地区相关的各类开放文件,让他清晰把握了“浙南”概念从模糊到明确、从民间使用到官方采纳的全过程。夏同学坦言,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协助与指导让他高效精准定位目标资料,收获颇丰,这些珍贵素材将为其博士论文中的重要章节提供坚实史料支撑。
北京大学研究生黄同学则通过研读市档案馆馆藏的抗战时期温州地方档案,对该时期温州地方历史有了更细致深入的认识。
这些高校学子的研究实践充分证明,档案馆馆藏作为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和丰富视角,而档案馆工作人员细致专业的服务,也为学子们高效开展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温州市档案馆将继续做好馆藏资源的收集与开发工作,助力更多学术探索结出